中铁十二局二公司: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青春战队”
让业内没有理由不赞叹:一支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青春战队”,3年半打通一条13371米的高风险隧道,在云贵高原创造了特殊地质长大隧道“短平快”施工之最;昆明铁路局集团共组织了3次年度“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样板加工厂”“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样板工地”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样板优秀项目部”评比,他们3次囊括全部冠军,誉满云南建筑市场;业主先后7次进行全线信誉评价,他们又次次勇夺第一,被树为其他单位学习的“标杆”,受到了云南省副省长的肯定。取得如此战绩的是哪支施工队伍呢?他们就是中铁十二局集团永(仁)广(通)铁路站前六标项目部的“青春战队”。
制约因素多,邓伯科(中)和年轻的项目班子成员及技术人员在现场研究施工方案
高效推进 抢占开局制高点
2013年底,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铁十二局集团拿到了永广铁路站前六标施工权,其主要工程包括1隧3桥10涵以及路基等管段长19.3公里。针对管段长、结构物多、风险高、干扰大的特点,特别是根据全长13371米妥安隧道,仅穿越断层就达12条,被列为全线I级风险控制性工程这一特殊情况,为了打赢这场硬仗,在组建项目部时,公司决策层果断决定组成以30岁出头的项目常务副经理、总工邓伯科为首的“青春战队”,全面支持和协助项目经理张隽攻坚克难。
永广铁路站前六标段的施工之难实属少见,近4公里新建线路不是跨越4条运营铁路的联络线,就是紧邻既有线;而1隧3桥10涵则几乎都是“老虎吃天——无从下手”,考验智慧的还有在“地无三尺平”的情况下如何安家和隧道进洞施工?
喜欢挑战、敢想敢干是青春的特性。经过现场考察、科学评估,在认真领会项目经理张隽意图的基础上,邓伯科他们坚持以“信誉至上、技术领先、管理创效、以快致胜”为管理理念,以标准化管理为龙头,以科技引领为着力点,高起点开局、高标准管理、高效率推进,打出了一套漂亮的施工“组合拳”:根据当地租金低的实际,改建房为租房、项目部快速完成了安家并发挥“中枢神经”的作用;将“挂”在山腰的妥安隧道2号斜井降低70米、变单车道为双车道,长度缩短、坡度降低、洞口场地变大,一举降低了施工难度;把原设计在线路左侧的隧道3号斜井调整到右侧、洞口向出口方向横移500米,局部拓宽或施作防护挡墙后,充分利用乡村道路作为施工便道,不仅节省用地15亩,还缓解了出口段的工期压力;在中间位置选择一个荒坡,将1号、2号斜井渣场合并为一处,减少占用耕地近40%,大大降低了征迁难度,更加方便了施工的组织管理等等。
充满灵感和创造性的开局收到了良好效果,到2014年上半年中铁十二局集团项目部便脱颖而出,一举占领了全线建设制高点。
智慧施工 确保“领军者”地位
妥安隧道为典型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和滇中红土特殊地质。良好开端却并未给施工带来一帆风顺,随着隧道几个口的相继进洞并形成规模性生产,围岩变化越来越频繁,加之受12条地质断层以及富水带的影响,使施工受到了严重阻碍。充满朝气的邓伯科团队高举“岩变我变,科学运作”的施工大旗,充分发挥队伍学历高、技术强、有闯劲的特点,迅速在隧道掌子面掀起了一场向科技创新要安全、要质量、要进度、要综合效益的“青春风暴”。
由于采取了科学的施工方法和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尽管隧道地质条件极差,但施工生产始终平稳推进
安全是隧道施工必须保证的“生命线”。在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施工原则和“隧道施工18项强制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他们补强技术保障措施,上强安保防护手段,并把掌子面开挖技术进行了大胆创新和丰富,通过成功实施“隧道施工129管理模式”,即通过构建一个岗位责任体系——隧道掌子面岗位责任体系;推行两个图表管理办法——隧道施工综合管理表、隧道掌子面管理流程图;抓好九个控制点——循环进程、超欠挖控制、钢架标准化、锚杆有效性、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炸药单位体积消耗量、混凝土配合比、监控量测、工序平衡等,使躁动不安的围岩变成了听话的“孩子”,从而让隧道掘进实现了稳中求进。
工装工艺是促进度、保质量的重要环节,他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革新:发明了隧道钢架锁脚环加固装置。将初期支护钢拱架和锁脚锚管巧妙连成一体,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提高了施工效率;优化了隧道自行式液压仰拱栈桥。仰拱栈桥是隧道实现仰拱全幅施作及仰拱填充的专业设备,他们通过配备多功能自动走行装置,改进液压自动平衡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和工效;完善了隧道二衬自动养护装置。长大隧道二次衬砌采用高压水枪养护往往存在混凝土表面损伤和水资源浪费较大等弊端,他们将多种设备整合成隧道二衬自动养护装置,不仅操作简单,耗水量小,而且养护覆盖面积大,同时喷洒后还能形成水幕,起到洞内降尘、隔尘,改善作业施工环境的良好效果;开发了隧道水沟电缆槽整体式台车。他们通过与生产厂家联合攻关,开发出了仅需3人操作的易定位、效率高的隧道水沟电缆槽整体式台车,有效保证水沟渗漏水及结构外观质量,明显节约了工程成本。
与此同时,邓伯科他们把科技攻关火焰燃烧到桥梁、路基施工之中:一根几十米深的桩基往往几次穿越夹层,他们在采取泥浆护壁、片石回填严堵和下钢护筒加强防护等措施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工效提高近两倍;由于上有高压线、下有通讯光缆,穿村庄、过既有线、与运输繁忙的成昆铁路“并肩作战”等复杂因素的“立体干扰”,路基施工根本无法开展大规模施工。他们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应对,划小施工单元、成立多个精干的专业化施工突击队,见缝插针,征地拆迁完成一块就争分夺秒“抢干”一块,尤其是通过严密组织、精细把关,充分利用昆明铁路局集团给的“天窗期”实行多点开花、同步作业,不仅让复杂的施工变得简单、安全,而且明显加快了施工进度。
激情洋溢的智慧施工确保了项目部在全线建设中的“领军者”地位。业主多次组织全线参建单位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前来参观学习,以期推动永广铁路的高水平建设。
标准化管理 打造精品工程
标准化建设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业主对永广线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这正好与中铁十二局集团项目部倡导的精细化管理不谋而合。因此,施工中他们始终以现场建设标准化为重点、以施工过程规范化为关键、以工程达标创优为目标,强力推进项目标准化管理。
不折不扣落实建设要求,管段标准化建设被树为全线标杆
为有效强化管理,邓伯科按照“扁平化管理”模式,压缩项目部管理机构,把主要工程技术力量投放到施工现场。各工区配置分工区长、技术主管和若干技术、安质、测量、试验等具备丰富的隧道施工管理经验的人员,从而实现了垂直管理、靠前指挥、强化了目标监管。
根据业主标准化管理规定,他们按照“整齐划一、规范文明、科学合理”的思路,对项目驻地、拌合站、试验室、材料库、施工便道等进行统一规划和高标准建设。如根据地形特点,充分考虑施工流程,对钢筋加工厂、弃碴场、沉淀池等进行了合理布局,既减少了占地,又加快了进度,还凸显了环保理念。
针对隧道施工难度大、标准高的特点,他们先后邀请多位专家来项目部为员工授课,同时针对关键作业工序,由总工牵头,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在现场逐点对技术和作业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培训,有效提升了作业标准和工序质量。
施工中他们更是严抓细管。对隧道施工实行BIM综合管理,根据隧道实际长度、地貌、地质等综合情况建立模型,虚拟现实技术,把隧道围岩地质量测数据、支护参数、材料消耗等信息有机整合,将BIM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工程造价、质量安全、可视化交底、岗前培训相融合,实现施工管理信息化、集成化、可视化和智能化。
他们责成试验室和物资部对每批次进场的原材料都及时取样、严格检测,不合格的材料立即清退出场;对隧道仰拱、超前小导管、锚杆、钢架等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精益求精”,如混凝土构造物,他们采取用胎具加工钢筋、采用高强混凝土垫块和增加定位筋来控制保护层厚度,采用高性能脱模漆、混凝土严格分层浇注捣固等措施,确保结构物的内实外美。
隧道向前掘进一米、“标准”就向前挺进三尺。中铁十二局集团项目部始终咬住“标准”不放松,在学习中应用,在创新中升华,不仅培养了全体员工的优良作风,而且使得管段施工一直处于有序可控的良好状态,云南省副省长丁绍祥到永广铁路站前六标检查时就被现场的有序管理震撼到,要求在云南的所有施工企业到中铁十二局集团项目部学习观摩。
青春与拼搏共在、汗水与笑脸同行,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妥安隧道比计划提前6个月安全、优质、顺利贯通,桥梁、涵洞、路基以及无砟轨道施工也均以又好又快之势在全线率先完成。中铁十二局集团永广铁站前六标项目部这支“青春战队”把一流的施工业绩写在了祖国的云贵高原,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铁建生力军的强劲实力和责任担当。(周广宽 刘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