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讯网 知天下事!

平安普惠“聚合模式”助力农村创业与乡村经济振兴

商业2019-02-2210589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在河北省滦平县,由五彩稻子组成的巨幅“稻田画”正成为一道靓丽的新风景——金黄的麦田“刻画”出孙悟空大战哪吒的景象,似乎在庆祝今年的丰收。

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此景,不由感叹“现在的农村,与自己脑海里想象的大不一样”。

或许很少人知道,数年前,这个村子里的多数年轻人都选择了进城务工,留下老弱妇孺“看家”。但正是这些留守人士,以及返乡创业者的勤劳与智慧,让原先“暮气沉沉”的村庄变得活力四射,欣欣向荣。

“这也是我们举办惊艳中国乡村公益摄影大赛的初衷之一。”平安普惠的相关项目负责人如是介绍,通过记录者的镜头,在展现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农村风貌同时,传递农村创业者们朴实、踏实、充满正能量的生活态度,以及时尚、乐观、勇于创新的精神。

事实上,很多农村出现新气象新面貌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

在国家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开始在广袤农村地区开展普惠金融,解决三农领域发展过程出现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带动越拉越多乡村迈入小康生活。

平安普惠也不例外。

2017年以来,平安普惠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向乡村创业女性提供免息贷款和创业能力建设服务。助力她们开创自己的事业同时,帮助乡村实现“造血”功能,引领村民尽早迈入小康生活。

“一直以来,女性撑起半边天!尤其在农村地区,很多返乡创业女性与留守妇女不但是家庭的顶梁柱,更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金融机构所能做的,就是输出低息贷款资金,让她们拥有充足资本打通扩大生产,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自身事业快速发展同时,带动整个乡村共同富强。”上述平安普惠人士指出。

如今,平安普惠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的免息贷款已经为重庆、黑龙江、内蒙古三地六个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累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136户,平均每户增收1.73万。

近期,平安普惠正着手扩大服务的范围,通过加强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合作,在更多的省市持续提供乡村免息贷款。

 

聚合模式破解农村创业者资金缺口

近年以来,党中央及相关金融监管机构都将金融扶持三农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去年12月下旬刚闭幕的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度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明年必须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提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视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等四项具体重点任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三农发展得到相关部门众多政策扶持,但要解决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痛点,依然道阻且长。

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市场地域分散偏远,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二是农民风险管理严重落后、征信缺失、没有有效抵押物,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且识别成本同样水涨船高;三是三农人群受限于知识结构管理水平,经营管理能力不够强,导致经营风险较大,也令很多金融机构只能对三农信贷“望而却步”。

平安普惠发现,很多公益组织与地方政府部门都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多元化的帮扶服务,包括向农户传授鸡鸭、各类农作品的种植技巧与管理经验,以及根据当地农村自然环境等特定条件,开发现代农业观光采摘旅游、乡村休闲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但是,要发展这些新业态与扩大农产品种植生产,不少农户与返乡创业者依然面临资金短缺、身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这也是我们与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开展合作,为乡村创业者提供免息贷款的初衷之一”平安普惠的负责人称。这些助农团体、社会公益组织等机构对各地农户经营情况有着深入了解,既能向金融机构推荐众多具有创业能力与一技之长的农村创业者,最大限度提升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又能通过知识技能的培训传授,让他们的创业征途走得更稳更好。

“但我们也发现,这样的模式,对于企业来说,规模很难持续扩大。” 平安普惠的负责人表示,在加强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的同时,平安普惠也正在联合更多专业机构,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共同搭建聚合式服务平台,研发、试点更加灵活、服务范围更广泛的创新低息农贷产品,响应平安集团三村智慧扶贫工程的号召。

平安普惠所采取的聚合模式,正是以金融科技为基础,以市场化的方式构建开放式的聚合借贷服务平台,凭借标准化的聚合机制连接场景方、增信方、资金方等不同类型信贷业务参与主体,聚合各方的优质资源,解决农村信贷的审核、数据验证、反欺诈、风控能力,风险共担等方面的障碍,共同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业适度经营者提供低息借贷产品。降低风险的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使低息农贷产品具有更强的商业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明确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为服务对象,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能够结合当地乡村的实际需求,切实扶持到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创富。在解决金融扶持三农产业“最后一公里”同时,实现运营成本、风险成本和资金成本的“三降”,带动农村全面发展,驱动普惠金融逐步实现从“普”到“惠”的蜕变。

 

乡村民富业旺,变身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当金融扶持三农发展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将会更大程度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业潜力,让这些农村创业者们收获更大的事业成功。

黑龙江佳木斯市汤原县汤原镇得胜村曹志敏对此深有感触。

她创办的合作社主要种植木耳,解决了逾百位同村人的就业问题。然而,木耳生产周期较长且资金回流慢,导致他时常遭遇资金荒,甚至有时连工资都发不出,只能低价抛售木耳筹资,除了自己蒙受损失,也打击了同村人扩大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幸好此时平安普惠提供了50万元免息贷款,既解决经营周转问题,又让我得以发展黑木耳特色产业提高营收,让村里很多年老体弱、无经济来源的妇女们拥有更可观的收入。”她坦言。

类似的故事同样发生在重庆的张正群、内蒙古的托亚等众多农村女性创业者身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贷款不仅解决了乡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创业者事业成长的资金缺口瓶颈,更让农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一位长期调研农村经济的专家指出,很多乡村企业家在得到资金支持后,都能带动当地农产品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更能够吸引年轻人回归乡村,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当整个乡村不再暮气沉沉,处处都能看到村民快乐勤劳播种的景象,农村也将不再是老弱妇孺的留守地。很多乡村荒山变成了一个个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养殖基地;很多农村传统手艺不再“无人问津”,反而成为一个个热销的网红产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随着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游、观光采摘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崛起,农村不但将成为新的创业热土,更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上一篇:《笔尖下的国粹》建国70周年特别报道—中国当代优秀书法家:李健锋

下一篇:弘扬企业文化 可诺丹婷福州市场走访慰问员工家属

发表评论

© 2024 中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