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讯网 知天下事!

2019中国布拖“火把原乡·燃情阿都” 彝族火把节流光溢彩

文化2019-07-2611314

20日,雨后的布拖,空气清新,道路两旁的建筑彰显着浓郁的彝族风情,不禁让人眼前一亮。街道上,身着盛装的孩子、姑娘、小伙行走在路上,犹如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

来自北京的游客说,几年没来这里过火把节,布拖变了,曾经的烂泥路,如今平坦宽敞;脏乱差的街道,如今干净整洁;走在街道上,人们喜气洋洋,充满着精气神。

广州的摄影爱好者说,布拖没变,口弦琴依旧在山间弹唱;姑娘们托举着的头饰依旧高雅动人;吟唱着的朵洛荷曲调依旧悠扬动人……

变与不变中,人们寻找着自己眼中的布拖。

变化中看发展 脱贫攻坚道路上奋发前行

布拖县位于我州东南部,距凉山州府西昌110公里,是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半农半牧县,幅员面积1685平方公里,2018年全县总人口21.58万,其中彝族占97.2%,农业人口占90.5%,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山区占89%。

这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核心区、四川省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重点地区,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最为典型的县。全县190个行政村中有贫困村163个、占85.79%,其中极度贫困村32个;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6650户、79638人,贫困发生率达45.7%。

2016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修路、建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在党的扶贫政策光辉下,一个个脱贫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

脱贫奔康的路上,布拖砥砺前行。

近年来,布拖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州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以“群众不富寝食难安、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责任感和“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认真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百倍用心、千倍用力,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下足“绣花”功夫,硬碰硬补短板强弱项,实打实夯基础惠民生,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截至2018年底,全县163个贫困村,成功退出86个,脱贫7138户3356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6.4%。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为2020年脱贫摘帽、同步奔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变的民俗传承 坚定的文化自信

布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秦汉时期,勤劳勇敢的彝族先民们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这里素有“中国彝族火把文化之乡”、“火把节圣地”、“彝族口弦之乡”、“朵洛荷歌舞之乡”、“阿都高腔之乡”、“彝族银饰之乡”之美称。

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中,布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化自信。

布拖是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也是申报世界非遗影像资料的主要采集地,成功申报银饰手工艺、口弦等国家非遗名录2项、省级名录10项、州级名录10项。

绿色布拖,生态环境良好,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这里自然风光秀美,四川第二大高原天然湿地——乐安湿地;索玛花海与风电长廊交相辉映;高原云海与峡谷风光各美其美,奇特的高原立体地貌,清凉的气候自然环境,蜿蜒的金沙江大峡谷,雄伟的阿布泽鲁山等等,使布拖成为摄影的天堂、避暑的胜地,是自驾游的理想目的地。

根植深厚的文化底蕴,阿都文化与火把文化交相辉映。布拖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狂欢的节日,歌舞的节日,爱情的节日。在节日喜悦气氛中将浓郁迷人的彝族阿都风情尽情呈现。

以“火把原乡·燃情阿都”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布拖彝族火把节,通过丰富多彩的传统彝族表演,全方位展示布拖原汁原味的彝族风情,搭建布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打造布拖“高原明珠、火把之乡、康养之地、绿色布拖”的城市名片。

新时代的布拖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曾经实现“一步跨千年”制度跨越的基础上,向着实现“同步奔小康”的文明跨越奋勇迈进。


上一篇:云端火把节 欢乐昭觉行

下一篇:大美布拖 千人“朵洛荷”演绎浓郁阿都风情

发表评论

© 2024 中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