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心实干 金堂助力“丁真的世界”更美好
2020年11月以来,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理塘,因“甜野”男孩丁真在网上走红而被全国乃至全世界认识。在这里,不仅有人们向往的诗意净土,也有着一支来自成都金堂的对口支援队伍在为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奉献着青春和力量。
果蔬科技打通高原“绿色”血脉
海拔4000米以上,因为温度降低、氧气含量减少,生长的植物都特别少,再加上地里石头多,翻耕难度大,一般农作物更是很难生存,自然也就缺少了生命的养料。30多年前,牦牛肉卖1.8元一斤,但番茄比它贵,想买还买不到。可想而知,吃菜难曾经是理塘一个很大的问题。
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不断增加,理塘人吃菜的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近几年,拥有成功的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和经验的金堂开始对口支援理塘,带去了先进的种植科技和创新理念。针对理塘空气清新、土壤无污染、水源洁净、光照充足等独特优势,金堂对口支援队规划出一个生产有机天然错季农产品的支援思路——这给理塘县康藏阳光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帆及其公司带来了新的生机。
金堂县先后投入财政资金290万元,帮助理塘县濯桑现代特色农业园区修建蔬菜种植大棚,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派专家进行技术指导。2017年以来,作为金堂重点支援项目之一,杨帆率领团队开始探索种植各种蔬菜水果,相继试种土豆原种、萝卜、大棚水果番茄、大棚草莓等,还成功试验了莴笋、西兰花、松花菜的漂浮育苗,并通过全年气象数据分析不断调整实践技术。目前,产业园区成功栽培了小番茄、大棚西瓜、白萝卜、上海青、香菇等20余个品种,9万余亩“极地果蔬”产业带在国道G227沿线分布,绵延10余公里。
金堂对口支援队把现代农业的“黑科技”理念和技术也引入了理塘县果蔬园区里:翻地、施肥、播种、整地都一次性机械化完成,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蔬菜种植。大棚里每垄草莓苗的土壤里,埋着一根输配用水毛管,形成“输液”的管道。“滴片过滤器、真空引水装置、水肥一体机、管网铺设等为种植高品质果打下基础,北斗系统给播种机加上了‘眼睛’,作业时智能播种机按照北斗定位地图操作,又快又准又好……”
“哪能想到我们这么高的地方还能结出小番茄。”51岁的阿珍在园区大棚内打工,她在3年前才第一次见到小番茄,第一次品尝,觉得比甜茶还香。如今,经她采摘的小番茄到了成都的超市,卖价18元一斤。通过土地流转、集体经济分红,如今阿珍家的年人均收入有6000多元。掌握了栽种和管护技术的她,还在自己家房前建起了一个小蔬菜棚。
“极地果蔬、天空牧场”等农特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逐渐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海拔4000米的甲洼镇康藏阳光现代生态农业双创中心,白萝卜、小番茄、水果黄瓜等“极地果蔬”一批又一批、一车又一车地走出高原,远赴粤港澳及东南亚。十几年前在理塘还是“奢侈品”的新鲜果蔬,不仅成了本地人能吃到的香甜,还走进了国内很多城市的餐桌,甚至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同时,金堂的经验和支援也助力理塘县蔬菜现代农业园区成为了甘孜州首个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内的花海、星空帐篷、草莓采摘园、多功能游客中心等,已成为途经稻城亚丁景区的网红打卡地,也极大带动了周边群众从事旅游服务积极性。“农居变旅居、家居变客栈”的情况越来越多,目前仅通过景区平台带动就业就达100余人,进一步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
医疗“传帮带”助力实现多项零突破
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理塘老百姓经常需要上山下坡,对关节磨损较大,颈、肩、腰腿、关节疾病的患病率较高。曾经,理塘县人民医院骨科诊疗及手术均为空白,老百姓必须奔波几百公里外才能就医。金堂县对口支援以来,理塘县人民医院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特色科室建设、第一例骨科手术开展、第一例外县患者在理塘县手术治疗,实现了三个零的突破。
稻城县牧民彭措,就是第一例在理塘县手术治疗的外县患者。2017年6月,“听说理塘县开设有骨伤科,我当时就去了,不然只有去康定或更远的雅安。现在真的方便多了,我恢复得很好。”
自开科以来,理塘县人民医院骨伤科共接待门诊骨科和康复病人400余人次,收治住院病人60人,开展各类手术30台,取得的成绩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
金堂医疗支援工作队涵盖内科、儿科、急诊、骨科、预防、护理等专业,每一位医生都克服万难,竭尽全力。义诊,耐心解答村民的每个问题,让村民满意而归;治疗,全身心投入,让患者在本县康复出院;传帮带,倾力相授,使一个个本地医生成长起来……
2019年1月,金堂县妇幼保健院医生马世弟到理塘当天出现高反,但突然有紧急患者前来就诊,马世弟立即拔掉氧气管走进手术室,一做就是3台手术:两名宫外孕患者转危为安,一名瘢痕子宫、先兆子宫破裂的患者最终母子平安。不眠之夜,接连3台高强度的手术,让本就身体不适的马世弟几近虚脱,在同事们的搀扶下,她还坚持巡查刚做完手术的患者,用实际行动为当地医务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传帮带操作课。“没见过这样拼命的医生。”搀扶马世弟的护士格格在她身上看到了医者的责任和使命。
经过4年多的努力,金堂县对口支援的理塘县人民医院的医疗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评审,骨科康复工作得到持续推进,并培养出能独立完成常规操作的本地医务人员。2020年理塘县卫生技术人才执业能力考试通过人数达到47人,比2018年增加29人,其中专业技术通过人数从3人上升为16人。
原来,病人找不到医生,医生留不住病人;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在当地就医,也有越来越多的当地医护人员因为自身医术水平的提升,得到群众认可……
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驻村干部的踏实工作,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金堂县不仅投入财政支援资金900余万元,帮助建设完善理塘县党群服务中心,更是每个驻乡干部和驻村队员的实际行动,把党的扶贫政策和决心表达在一个个高原山村之中。
挂职下木拉乡的脱贫副书记周鹏,通过组织的力量为村里落实到5万元支援资金,帮助查卡村贫困户曲珠建了新房,添置了生活用品、家具、家电,同时政府补助2万元对他家实施了“六改三建”,一家7口人再也不用打挤了,下雨下雪也不再担心屋顶会漏,曲珠由衷感叹:“感谢党、感谢国家。”
奔戈乡扎吉贡巴村驻村工作队员蔡中军,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村里群众办理新生儿上户、分户、结婚、入学等相关证明材料,同驻村工作队同事一起加强在村实施的通村硬化路、党群活动中心、藏区新居、安全饮水工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牧场种植基地等项目的申报和监管,确保工程项目质量……
一心为群众,群众一定记得。村民知道驻村人员买菜不便,两家五保户经常偷偷放了土豆、棚种蔬菜等在村活动中心大门口,虽然这些并不值钱,对他们却是难得的生活保障品……驻村队员不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更是增强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分量。
奔戈乡阿超村驻村工作队员彭华兵、吴斌等人,帮助村里建成了第一个超市,帮助成立了阿超村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019年12月,阿超村集体经济收益户均分红3428元,实现了集体经济收益分红零的突破。当听到藏族群众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共产党好”,便是驻村支援工作得到的最美好回应。
下一篇:民生常健,疫苗守卫